1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/
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中几个统计分析问题与思考(二)

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中几个统计分析问题与思考(二)

  • 分类:学术干货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10-17
  • 访问量:0

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中几个统计分析问题与思考(二)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学术干货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10-17
  • 访问量:0
详情

  基于药代动力学终点指标Cmax和AUC进行等效性评价,在等效性评价中常见的统计分析问题如下:

 

01 关于检验功效的考虑

  关于检验功效,常见设计功效、真实功效、事后功效这三种说法。

      设计功效:研究者通常设定拟达成的统计功效( 通常为80%),为设计功效。基于此设计功效、相关参数(如T/R比值、个体内变异系数值等)求得试验开展所需样本量n。

      真实功效:但考虑相关参数实际为文献数据或预试验数据,与真实参数值之间总有一定的差异,真实的实际功效由样本量n、真实的相关参数(如真实的T/R比值、真实的个体内变异系数值等)求得。

      事后功效:研究结束后(事后),根据试验结果得到的相关参数(如T/R比值、个体内变异系数值等)、参加评价的实际受试者例数计算得。

      若试验生物等效,无需关注事后功效,若试验尚不能拒绝生物不等效,需谨慎对待事后把握度。

 

 

02 不同计算方法对表观末端消除速率常数(λz)值的影响

❖  在计算表观末端消除速率常数(λz)时,不同软件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,根据《Phoenix WinNonlin6.4 User's Guide》WinNonlin软件在计算λz的默认做法如下:排除血药浓度等于或低于0的数据点,依次采用末端消除相的最后3个点、最后4个点、最后5个点等计算,取对数线性回归方程的校正后决定系数最大者的结果,同时也可手工设定计算λz的具体时间点。而国产DAS软件的计算方式则不同。有兴趣者可对比研究两软件结果的具体差异。 

 

 

03 离群数据的识别与处理

❖    离群值的识别应基于数据分布特征选取合适的识别方法,建议选取相对保守的方法进行识别(如四分位数法,大于Q3+1.5*IQR 或小于Q1-1.5*IQR的数据识别为离群值)

❖  通常BE研究中通常不建议剔除离群值。必要时需要针对离群值进行敏感性分析,即评价剔除和不剔除离群值对生物等效性结果的影响。如果结论不一致,需解释说明并分析原因。 

 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这是描述信息

联系我们

地址:长沙市高新区麓天路28号五矿麓谷科技产业园C3栋4楼
电话:
13466774898  (王先生)
E-mail:bd@phamark.com

这是描述信息
搜索
搜索

版权所有    长沙砝码柯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湘ICP备18023436号-1
技术支持:中企动力   长沙

版权所有    长沙砝码柯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湘ICP备18023436号-1
技术支持:中企动力   长沙